金沙滩怀古
儿时,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匮乏的年代,听评书那是重要的娱乐项目,也是头等大事,其中《杨家将》曾不止一次听过,一是许多战事就发生在雁门关附近,亲近;二是故事是历史题材,真实。单田芳老师那醇厚的声音要比现代的流行音乐美妙的多。男孩子喜欢听打战的,什么《金沙滩双龙会之战》、《杨忠保阵前招亲》、《穆桂英大破天门》等等,绘声绘色犹如身临其境,尤其是 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”,这句话估计60、70后听得最闹心的一句。
五一小长假,有幸前往金沙滩古战场,虽然离大同市很近,但还是第一次去,亲临“战场”缅怀英烈。车一进入林区,公路两旁是一溜伟岸挺拔的白杨树,像一道绿色的天然屏障,挡住了来自北方肆虐的风沙。春季嫩绿的树叶随风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响,空气中弥散着浓郁的沙土味,而我的脑海里反复叠现出那场战争的惨烈场景。
为纪念杨继业父子英雄业绩和他们浴血鏖战的古战场,这里冠名为的金沙滩镇政府,古战场已经建成金沙滩生态旅游区,拥有万亩林场。在仁和殿前,不少游客在石雕前拍照留影,起首是杨老令公和佘太君的雕像,还有杨六郎和杨七郎等杨家名将,飒爽英姿的穆桂英手提大刀,举着烧火棍的杨排风殿后。面对“七郎八虎”“八姐九妹”的石雕以及天门阵等景点,回味着历史上的征战故事:在北方的辽国虎视眈眈地妄图侵入中原,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,辽圣宗耶律隆绪也开始了他入侵的计划。他们先是在辽宋接壤处挑起事端,然后又明目张胆地大举侵犯。金沙滩宋辽之战是两国争端最激烈的一场战争:杨家八虎在此战中有三人丧命。当年杨令公金沙滩一战兵败退于此,见李陵碑后,碰碑而亡……。渐渐地、渐渐地我似乎听到了一阵阵马鸣风啸战场厮杀声,眼前出现了一派大漠孤烟、长河落日的塞外景象。
我们的民族是个尚武的民族,据历史学家考证,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文明史中,战争的时间居然占了一多半,否则千百年来众多传世名著、诗歌描述战争的诗句何以会那么的脍炙人口。在封建时代的道德观中,中国的老百姓世世代代背负着“忠君”的包袱,爱国就要忠君。这场两个统治者之间的争夺最终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已无从查考,却成就了杨家一门忠烈的美名。多少年来人们在津津乐道于杨家几代的忠臣烈士时,哪里知道成千上万战死沙场的普通士兵,他们在倒下的一刹那,是否还有时间想到那些倚着柴扉,盼着他们归来的年迈双亲和嗷嗷待哺小儿。“一将成名万骨枯”,在这片砂石下面埋了多少白骨,已经没有人能知道他们的姓名。
人类不需要战争,让战争远离人类是全世界所有善良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