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美丽草原的姑娘
初次见到乌云高娃,还是2010年公司举办的单身职工大年三十年夜饭的席间,当每个人一一介绍自己时,一个羞涩的女孩站起来,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:我叫乌云高娃,来自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。大家都好奇她的名字,她不好意思地说:乌云在蒙语中是“智慧”的意思,高娃是“美丽”的意思,但两样她都没占。
乌云高娃出生内蒙古通辽,一个纯正的牧民家庭,放牧、捡牛粪伴着她成长。但她的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她的学习,一直供她读到大学,她也深爱着她的父母和她的草原。现在,她的孩子都2岁多了,一直没有回家看过。至今,老爷还没见过外孙呢,乌云一提这事就伤感。
2008年冬天,山纳公司基础建设进入后期,准备试车投产,为了补充专业人才,公司参加了内蒙古大学就业招聘会,寻找化学专业人才。还没有毕业的乌云高娃学得就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,她抱着试试看的心里也参加了招聘会,在众多的企业中,一眼就看到印有“中国蓝星”的横幅,一句温馨的话“我们的事业,我们的家”深深吸引了她,当时就与公司签定了就业协议。
2009年,初来山纳,正直公司进入投产试开车阶段,她被分配到合成车间DCS控制室开始了倒班工作。在这里,乌云高娃慢慢从一个学生适应当一名工人,她既要克服远离家乡的思乡情,又要适应倒班工作。试开车一切都处于摸索阶段,说不苦是假的,DCS岗位责任重大,丝毫不敢粗心大意。尤其是夜班,对刚开始倒班的学生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。不仅睡意难忍而且倍感压力,刚开车系统不稳,加上刚开始操作不熟练,一个夜班一眼不合的坚守着自己的操作岗位。她说:在草原,夜里静的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,在控制室,整夜的对讲机呼叫声让她很不适应。大家都担心这样一个文弱的学生能否适应着高强度的工作,她却自信地说:马背上长大的孩子没有那么娇气!在山纳有苦也有甜,经过山纳全体职工齐心协力,为公司的正常投产运行兢兢业业。当传来试车成功,顺利出胶的喜讯,公司上下喜气洋洋。她也感到无比自豪,特意打电话给千里之外的父母。
2013年12月由于工作需要乌云调到技术与持续改进办公室工作。从生产现场操作岗位到了工艺技术管理岗位,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的提高。要对全厂的生产工艺熟悉还差得很远。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”,工作中她不断学习业务知识,通过多看、多问、多学、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。乌云虽然与蓝星同龄,但她在这个大家庭里,学无止境,随着对公司和工作的进一步熟悉,要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质,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扎实,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!
光阴似箭,转眼乌云在山纳公司迎来了第6个春天,由新员工变成了老员工。用她自己的话说:回顾6年的工作和生活,一幅幅让我难忘,感动的画面呈现在我脑海里,难以用言语表达我的感激之情,让我从一名学生走向社会,融入到蓝星企业的大家庭,在领导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,从各个方面逐渐成熟,慢慢长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