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天打赢检修攻坚战

来源:
时间:2025-09-05

8月15日,随着第一批511A胶乳从生产线缓缓流出,公司两年一度的化工装置大检修战役正式宣告结束。这场仅用15天完成的攻坚战,不仅创造了“周期最短、项目最多、安全监管难度最大”的大修工作新纪录,更实现直接创效近2000万元,彰显了山纳人攻坚克难的硬核实力。

自建厂以来,公司停车大检修周期从未低于30天,最初的检修计划也延续了这一历史常规。“检修提前一天完成,就能为企业多创造效益120多万元,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,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思维。”事业部朱斌书记的话在检修方案审批的关键时刻引发全员深思,一场极限压缩检修周期的论证攻坚战由此打响。

朱斌书记先后五次到山纳调研,针对时间压缩带来的反应车间塔类设备清掏填料、换热器组检修周期长等问题,协调开展24小时检维修作业,推动分段同时清掏塔类填料、换热器组同步拆装上下封头;事业部安全总监王强带领HSE团队反复优化现场监管方案,事业部专家郭金星驻厂两周指导修订检修计划,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将“不可能”变为可能。经过多轮现场调研、专家驻厂指导和跨部门协同论证,最终确定“8+7”天的极限周期——8天除毒、7天检修,现场实施检修时间压缩至原来的三分之一。各车间负责人精密排期、挂图作战,纷纷立下“确保如期完成”的军令状。

    检修启动后,为破解时间压缩带来的统筹难题,公司领导与生产运营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协调多部门联动破局;大检修期间,中层以上领导干部24小时驻厂协同。各车间“巧做时间文章”:聚合车间在停车前20余天,利用生产间隙自主完成脱前脱后槽、油水分离器等30余台设备清理,节省外委费用超80万元;反应车间将水冷塔填料更换的监护验收与安装同步推进,24小时坚守抢出3天工期。“见缝插针”的调度智慧,让有限时间产生最大效益。

作为现场监管最困难的一次检修,本次检修的人员密度、项目数量、交叉作业强度均创历史新高。能交出640项自检任务与283项外委维修零事故、全覆盖的答卷,源于全局部署与高效协同。自7月23日装置停车起,各环节全面推进无缝衔接。突击队旗飘扬的检修现场,到处是“拼命三郎”的身影:反应车间党员突击队冒雨连续作业八天,提前2天完成退苯除毒任务;聚合车间张海东自主完成DN500废弃管线50余米清理任务,清除废胶6吨;合成车间青年员工蜷缩身体钻入直径不足半米的人孔,在深达三米的密闭空间里手持工具清理触媒油层;冷冻岗位职工在粉尘与溶解热中轮番冲锋,十天啃下1500立方氯化钙盐水融化的“硬骨头”……7月30日,清理置换工作如期移交承包商;8月7日,装置投苯开车;8月10日,电石水解工段一次投用成功。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检修攻坚战,以“安全零事故、质量零缺陷、工期零延误”的战绩为装置重启按下快进键。

7月31日,氯碱事业部党委书记朱斌来到检修现场,用“无人化操作示范、节能降耗标杆、本质安全样板”三项高质量要求锚定攻坚方向。15天里,山纳公司完成18场专项培训,统筹20家外委单位,实现143次吊车调度“零延误”,清理填料369.62吨,组织1198名承包商安全作业;累计更换压力容器10台、检验设备252台、检测压力管道4180米、更换爆破片80片,并新增电石库起重机1台。关键设备的全面安全升级,为后续生产带来更可靠的状态和更强劲的动能。

此次检修战役的圆满收官,不仅为下半年高产稳产筑牢根基,更延续了公司今年前七个月实现利润11646万元的强劲势头。山纳人将“不可能变可能”的奋进精神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,正乘势而上冲刺全年目标,在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的赛道上续写更多精彩篇章。

商务垂询
电话号码:0352-2891877
 

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法律声明 | 投诉与问卷 | RSS订阅 | 常见问题
山纳合成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京ICP备05018923号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10-22 13:00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