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流程环环不放过 定方案个个有落实
山纳聚合车间精益管理成效大
山纳公司聚合车间一直关注精益管理,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,逐渐收到成效,尤其是2012年下半年至今,不仅成本大幅下降,职工的工作强度也大为降低。
精益管理重在关注流程,把流程细分为诸多环节,逐环节分析影响生产的因素,然后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并落到实处。精益管理还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“精益思维” ,“精益思维”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,包括人力、设备、资金、材料、时间和空间, 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。聚合车间领导班子和职工们在管理中,无不体现着这一精益思维。
首先,在工艺、设备改进上,车间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,进行了一系列改造,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种种问题。一是用RCD代替甲苯配制阻聚剂用于脱气系统的工作中,仅仅是简单配管,无需额外增加投入,一年就可以节约近200万元。二是改进RCD脱气油水分离器配管,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果。
其次,在减少人力投入上,该车间也做了大量工作。一是通过改造,将三楼到一楼的人工搬运包装胶乳环节,改为全部在一楼完成。使得8个人干一天的工作,4个人几小时就完成了。异曲同工之效的改进还有,在胶乳回收环节,将废弃的槽子改造后,作为胶乳回收装置,通过氮气压将回收的胶乳送到槽里,减去了过去人工从二楼把清理出的胶乳抬到三楼,再倒入槽中的劳动,节约人工的同时,也节约了生产时间,减少了停车时间。二通过制定定期清理和突击清理相结合的制度,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,减少了因清理带来的停车。车间发现由于管线内的凝胶对流体的阻力,导致了脱气系统泡沫过大,易抽进冷凝系统而造成生产事故。针对性制定了清理周期和严格的考核制度,将聚合工序的所有设备责任到人,定期清理。聚合釜平均分配到班组,每天都有专人认真清理釜的管线与排气冷凝器,并且按要求喷涂阻聚剂,保证生产的连续运行。高产期间,没有一次因管线堵塞,影响胶乳超比重的事情发生。实现自控后,水冷凝器温度非常平稳,完全控制在了工艺要求的范围,也因此减少了劳动量,提高了物料的回收率,降低了消耗。
第三,该车间注重全员参与精益管理的意识培养。在查找影响生产原因及制定相应方案时,他们号召全员行动,从各自岗位入手,细心分析,共同探讨,最终得出科学的解决方案。在提高饱和蒸汽流量,降低了脱后单体残留中,他们发现脱后单体残留高是由于饱和蒸汽热量不够,不能将胶乳及时升温到所需温度造成的,因此车间及时调整了工艺指标。另外,他们合理使用周期内的脱气线,通过加强巡检,认真维护,定期将一级一分、二级一分检查清理,延长脱气线的使用周期。